Forever 21退出中国,背后是触目惊心的时尚真相!这种奇怪现象,一直在发生...

------AD-----




文丨带你游遍英国

微信ID丨weloveuk

部分内容来自:留学帝(ukyingwen)


最近,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在中国市场有偃旗息鼓的趋势,全国各地分店都有甩货清仓现象,部分店面已呈半歇业状态。



对应的则是其官网发布公告称,Forever 21 中国官网即日起暂时关店,4月29日前的订单可在5月7日前申请退款,这也就意味着,Forever21将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其实不仅是Forever 21,近几年来,整个快时尚行业都陷入了瓶颈,比如之前New look就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再比如ZARA、H&M在过去一年里销量减少,利润暴跌。


5年前,欧美快时尚风潮在中国兴起,颠覆了传统服饰业的习惯,平价、美观、新潮,很快成了普罗大众消费的新宠。许多女孩衣柜里都躺着几件这几个牌子的衣服。


这么密集的更新上架,肯定有很多卖不出去的啊,那咋办?


打折!


原本几百的衣服给你打1折,有的甚至10块钱就卖了。但消费者也不傻,折后价格这么便宜,谁还买正价,就等打折再买。于是就造成转售库存越来越多,对于周周上新的快时尚,这些无疑是滚雪球一般的拖累。


也有人提议捐给慈善机构。但捐的速度还是赶不上买的速度,长久以往这种方式也不合适。



为了解决库存问题,许多牌子都会祭出一个大招——烧掉!


去年,英国著名奢侈品牌Burberry就被爆在2017年销毁了自己价值2800万英镑的服装、配饰和化妆品


根据它的财年报表,每年Burberry都在上演销毁衣物的相似行径:


2015年1880万英镑。


2016年2690万英镑。


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产品是香水。


至于这么做的原因,他们代表奢侈品行业声称:


不能让它们到”错误的人“那里去。


”错误的人“?


是指那些想拥有奢侈品却无力承担的平凡大众吗?



但公众最不能接受的是:为什么不把这些在外型和实用性上完全和新品无异的库存产品拿去给那些衣不蔽体的流浪汉或者穷人呢?


------AD-----




那些人每天吃饭都成问题,如果能把衣服捐给他们也许就有多余的饭钱了,穿着好看的衣服也能让他们看起来焕然一新。


这些衣服辛辛苦苦被生产出来了,使用了自然资源和人力,到头来却得到个被销毁的结局,仅仅想到这个就让人觉得荒谬。


更别说焚烧衣服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污染环境!


而拥有奢侈手表品牌如卡地亚(Cartier)和万宝龙(Montblanc)的历峰(Richemont)集团则是在近两年间销毁了价值近5亿英镑的手表今年也回购了近9吨库存,准备把上面名贵的钻石和配件拆下来再把剩余的拿去销毁。



其它的奢侈品牌如Louis Vuitton, Chanel等等,一个都跑不掉,几乎所有奢侈品牌都在这个问题上难辞其咎。


今年3月,瑞典快销品牌巨头H&M被曝光从2013年以来已经烧毁了60吨全新未售的衣服。单是在2017年,H&M就积攒了43亿美元的库存。



美国内衣品牌Victoria~q~s Secret的一位去门店退货的顾客当场看到营业员把自己刚刚退回去的70美元售价的运动裤用剪刀给剪了个稀烂,


我很震惊,因为这裤子也不是白菜价,而且它们什么都没做错。



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耐克、李维斯,甚至是电商平台大佬亚马逊,都是这么销毁自己的库存产品的……


日前,记者在法国偷拍到亚马逊的工作人员把崭新的平板电视、玩具和厨房设备丢到焚烧炉里或者运到垃圾填埋场


当时,在记者的偷拍镜头下,那些还带着全套包装的产品,包括书籍和尿布,都被亚马逊的工人毫不留情丢到写着“破坏区(destruction zone)”的垃圾桶里去了。



这些都是十成新的产品,最终却是被当作垃圾一样焚烧、填满,不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批判。


除了在英法两国被坐实的这些无意义浪费丑闻以外,德国亚马逊毁掉的商品种类更为丰富,其中包括床单,洗衣机,洗碗机和电话等。



亚马逊为什么会这么做?这点我们一会再说。


2016至2017年间,虽然亚马逊在英国的税收账单从740万英镑降到了仅450万英镑,但利润却从2400万英镑足足涨了两倍到7200万英镑。


然而,即使利润这么高,作为全球最大零售巨头的亚马逊却在浪费和环境污染上屡屡爆出丑闻。


比如之前一直被吐槽的过度包装,



每次收到亚马逊的包裹都是那熟悉的笑脸外壳,然而拆他家包裹的过程可一点也不快乐——巨大的纸箱,一层又一层像剥洋葱一样的外皮,内部则填满了充气塑料保护袋。最后在一个角落里,找到自己网购的指甲壳大小内存卡……



除了包装过度浪费以外,强调时效的“最好送货”(Prime Delivery)服务也被批产生了太多不必要的碳足迹。



而这次,亚马逊销毁全新产品的做法和其背后隐藏的行业不合理条款更是让人觉得理解不能:究竟为什么亚马逊要把没用过的商品全部销毁?


一个与亚马逊合作的中国文具零售商就实名证实,迫使他们选择向亚马逊要求销毁自家产品的原因就在于:亚马逊一年之内增长30多倍的仓储费。进货大约六个月或一年后,如果货物没有售出,亚马逊将开始收取存储费用。


从刚开始一平米只需要22英镑的费用,到六个月后跳到430英镑,而在一年后更是达到夸张的860英镑……


在产品价值都不值仓储费的情况下,他们只能选择处理掉这些库存——比起退回中国所要求收取的17英镑每件商品的价格,销毁商品收取的13便士看起来更能被一个小老板接受……


迫于高昂的费用,这些滞留在仓库的全新品最后没办法之下,只好大多数被销毁了,小部分被退了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